欢迎访问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今天是: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创新创业 >> 正文

【创新创业】感受文物魅力,了解修护技术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9日 15:34    作者: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点击率: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集智创想”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第一期

中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保护、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要为国家的文化传承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应该主动担负起当今的文化传承使命,更应该结合当前所学将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鉴于此,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业集智创想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王子威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3D打印知识,调研该技术在文物修护中的应用,为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D打印制作实物

实践团合影

实践团成员依托创想智造实验室在实践前开展了有关3D打印技术的学习,并借助小学期实践项目开展,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制作了智能物流小车,四足机器人,航空发动机模型等实物,通过学习让实践团成员对3D打印的技术有初步的掌握。同时实践团成员通过网络查找有关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保护中的相关应用后,了解到了3D打印技术在器皿、雕塑等实物文物的修护中均有广泛应用。于是实践团成员按照既定计划于7月6日——7月7日分别走进山西博物院、太原博物馆等地,一方面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及文明文化,另一方面也了解了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护中的实际应用。

山西博物馆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公园西岸,是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在山西省博物馆参观实践期间,实践团主要从事了导览辅助和文物资料整理的工作。通过导览,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山西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积极探索3D打印技术的应用,实践中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刻了云冈石窟的第18窟佛像,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享受。通过该技术山西博物院还复原了多件珍贵文物,提升了展览的效果。

团队成员参观山西博物馆

深入了解文物历史和修复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太原博物馆,太原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上,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设施。太原博物馆利用3D打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重建和复制,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文物的精确三维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将这些模型转化为实体,复原出与原文物高度相似的复制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于展览,还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例如,一些脆弱的文物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复制后在博物馆中展示,而原文物则安全地保存在仓库中。

太原博物馆

实践团参观了太原市博物馆的各个展区,了解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对太原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全体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了解了3D打印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文物展示方法,3D打印技术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互动性的展示方式。传统的展示方式多为静态,而3D打印技术可以使文物转化为具有触感的实物,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品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3D打印技术在太原博物馆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展览的效果,还为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3D打印技术,太原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展示和传播山西的历史文化,使文物“活”起来,让观众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团队成员参观研讨文物历史

通过第一阶段的实践,队员们对FDM型3D打印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初级的3D打印流程,同时也对博物场馆内展品的器皿、器物等小型文物修复中3D打印技术的使用有了简单的了解。实践活动的开展,调动了队员们的积极性,下一阶段实践团将重点调研3D打印技术在户外文物以及大型雕塑等文物方面的应用,以更全面的了解3D打印技术在各类文物中的修复应用。

文/闫琦欣

摄/张冠宙

审/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