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B05020503K
总 学 时:2周 学 分:2
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过程设备设计、化工原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和作用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一般安排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程《过程设备设计》的学习后,进行《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主要是学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过程设备设计》,综合《化工容器设计》和《化工设备设计》的内容, 对流体储存、传热、传质、和反应设备进行一般计算方法,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的作用首先是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 把在“过程设备设计”及其它相关课程中所学单一的, 各自独立的理论知识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应用,使先修课程得到巩固和深化, 并且达到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目的。其次,为培养从事过程装备、能源、环保等工程领域的装备设计与制造、控制工程设计、测试及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奠定工程基础,使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环节中, 学生为了做好设计工作, 必须受到必备的基本工程技能系统训练, 比如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图表、手册、规范, 能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同时设计过程中还必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比如借鉴前人的经验, 在设计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对设计成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过程设备课程设计应在学习完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之后进行,是培养学生基本过程装备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过程设备课程设计,将《过程设备设计》及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把工艺条件与过程设备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和强化基本的过程设备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的技能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今后从事过程设备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巩固课本中有关过程设备基本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并对容器和设备整体设计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熟悉、查阅并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册、规范、标准、图册等设计技术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编制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完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经济、实用、安全和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设计,高质量地完成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随时复习有关教科书并查阅资料,积极思考,注重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设计中既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会正确的过程设备设计方法,既要考虑零部件的强度、刚度计算,又要综合考虑结构、制造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完整、正确地绘制容器和设备的装配图和重要的零部件图,并能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过程设备课程设计应完成一种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工作,如不同容积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液氨储罐及液氯储罐等压力容器,换热器、搅拌器、精馏塔或反应釜等过程工业常见的典型过程设备。因此选择压力容器、换热设备、塔设备或反应设备作为课程设计题目都是比较合适的。通常选择压力容器、换热设备和反应设备作为本专业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题目。
基本要求及内容:
1.对设计对象结构的了解
课程设计所设计的设备内部结构在平时生活中常难见到, 所以要学生在短短的两周清楚各个零件的结构、装配关系、强度计算等并非易事。因此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其他教学环节中, 注重引导学生对设计对象的认识。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建设中增置的教学模型系列,采用启发式教学对设备内部结构、作用逐一介绍, 重点讲解和课程设计相关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设备的学习兴趣。其次, 在认识实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注意过程设备内部结构、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安装顺序、装配关系、外形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状况,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之前对设备有较完整的了解, 总体思路较清晰。
2.草图绘制,合理选择和使用计算机技术, 鼓励创新
计算机技术给创新设计提供了一个工具,随着学校现代化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本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鼓励学生完全使用计算机, 要求学生首先采用传统的绘图方法,即按照规定采用手工方法绘制草图。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可能有大部分的同学对 AutoCAD 等绘图软件并不熟悉,如果采用计算机绘图将占用大量的设计时间来了解熟悉软件, 而实际用来进行结构设计、创新的时间被大量压缩, 影响综合设计能力。
3.零部件的标准化
过程设备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程度越来越高,本课程设计过程中考虑让学生使用带有标准图库、简单易学的绘图软件,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标题栏、明细栏、各种法兰、支座等都可以参数化绘制,自动生成,节省绘制基本零部件的时间,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结构等方面的改进创新设计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查新的能力,及时了解国内外在设备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新技术,并把这些新技术观点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去。
四、课程设计阶段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计算和绘图用具、图纸及报告用纸等;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数据和工艺条件,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认真复习有关教科书内容,熟悉有关资料和设计步骤;有条件时应结合现场参观,熟悉典型设备的结构,比较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结构型式。没有现场条件的,应读懂典型设备图。
2.设计进行阶段
根据设备的工艺条件(包括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特性、管口方位及标高等),围绕设备内、外零部件的选型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围绕确定壁厚大小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全面考虑按压力大小、温度高低、腐蚀情况等因素来选择材料。同时,考虑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材料的来源、经济性等因素;选用零部件,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由受力条件、制造、安装等因素来决定设备内外部附件的结构形式;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及校核计算。根据结构型式、受力条件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最后确定设备合理的结构尺寸。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度是主要应考虑的问题;整体设计。包括支座设计、开孔补强计算、焊接结构设计等,并进一步确定设备合理的整体结构型式;传动设备的选型、计算。对带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的设备,可参考教科书和有关设计手册进行选型和计算;应用计算机绘图,绘制设备总装配图,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绘制必要的零部件图。包括设备的总装配图一张 (1号) 、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图 1-2 张( 3号或4号)。
3.设计总结阶段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审核设计成果的技术文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各部分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和确定、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 设计说明书要求计算正确、理论清楚、文字简练、插图简明、书写工整,并且要求用 A4 纸装订成册。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1.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装配图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综合评定。必要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2.每个学生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图纸(A1图纸)2张(一张为A1坐标纸草图,一张为CAD设计图纸打印图)、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对学生设计内容质疑。质疑时间,每人10分钟左右。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1.依据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的基本能力、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设计进度、完成设计任务的独立性、创新性;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其中平时表现(出勤率、工作态度、完成设计任务的独立性)占10%、设计说明书占30%、图纸占40%、质疑成绩占20%这四部分组成。课程设计成绩实行五级等级计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学生应严格遵守纪律,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凡随机抽查两次不到,评定成绩降低一级;累计缺勤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5者,可取消质疑资格,并按“不及格” 处理。
六、学时分配
序号 |
课 程 内 容 |
学时分配(天数) |
1 |
查阅资料并确定设计方法和步骤 |
1.5 |
2 |
过程设备设计计算(强度计算) |
3.5 |
3 |
绘制装配图 |
3 |
4 |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
1 |
5 |
答辩及成绩评定 |
1 |
合计 |
|
10 |
七、主要参考书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150-2011固定式压力容器[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M],2000
4、郑津洋, 董其伍, 桑芝富. 过程设备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黄振仁, 魏新利.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7、蔡纪宁主编.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