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理论

时政要闻

首页 > 时政理论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两会汇聚发展新动能,让城市诠释“文明的使命”


要让建筑有温度,使冰冷的建筑与热情的服务紧密结合”“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当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市民”“不断提高群众的舒适感、愉悦感和幸福感”……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话语中的城市治理,比以往更具含金量:谈规模的少了,谈文明的多了;谈高楼的少了,谈治理的多了。

这些建言献策,印证着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经过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城市在积累了蔚为壮观的硬实力之后,已经到了提升软实力的阶段。高楼大厦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但人们同样关心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正如哲人所言: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换句话说,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力争上游,更要看治理水平的勇往直前。

百姓生活,无非这样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最为稀松平常的诉求,最是考验城市治理的水平。有这样一个故事:环卫工人将路面垃圾扫入旁边的绿化带,园林工人将绿化带中的垃圾倒入下水道,市政工人又将下水道中清掏出来的垃圾直接堆放到路面上,使得一堆垃圾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这背后,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尴尬,是缺少统筹、协调不力的无奈。而像难呼吸的、闹人心的、事难办的,这些问题无不照见管理的短板、服务的欠缺,更说明城市治理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创新。

从代表委员的讨论来看,治理正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消除空气污染,需要多方合力,准确把握雾霾成因是治霾重要前提;优化城市规划,注重专项规划各板块的衔接,把空间布局作为重中之重;延续城市文脉,用健全的决策程序遏制大拆大建的冲动”……这些两会上的好声音,都是在向城市治理者呼吁,要像重视看得见的硬环境那样,重视看不见的软环境。既要以法治思维完善治理机制,用制度管住权力的任性;又要让治理机制真正运转起来,避免相互龃龉、各自为政,从而形成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

近些年来,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依托于软环境的提升,从投资者的视角来看,创新创业软环境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要素。北京坚定不移地瘦身健体,坚定不移地疏解功能谋发展,武汉着力打造行政审批少、程序便捷、收费低的发展软环境,成都家园情怀鼓励每个人参与城市治理”……可以说,在

模优势的基础上,中国城市发展正需要激发治理优势,以良好的秩序、良善的服务、良性的治理,实现城市发展的骐骥一跃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千百年来,城市都不仅是建筑与街道的排列组合,而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容器,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秩序的追求。今天,中国的城市同样肩负着文明的使命:在高楼大厦之外,更要以良政善治诠释何谓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