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理论

时政要闻

首页 > 时政理论 > 时政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强调 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为中欧关系全面推进注入新动力

   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8日接受了路透社采访。全文如下:

   问:您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据悉英国王室和政府高度重视您的这次重要访问并做了精心安排。在上世纪90年代您曾经访问过英国,您对英国印象如何?对时隔20多年再次访问英国有何期待?这次访问会对中英关系和中欧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些英国人对中国仍然抱有疑虑,认为英国政府急于讨好中国,如何保证英中关系互利互惠?

   答:1994年,我访问过伦敦、牛津、格拉斯哥、爱丁堡等地。那次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英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友好的人民、优美的环境令人难忘。

  这次我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邀请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待着同英国领导人和各界朋友共商两国关系发展大计,为今后一个时期中英关系绘制路线图,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有关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民众对中国持较高的好感度。中英两国人民相互欣赏对方创造的悠久而特殊的文化,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当然,也有人对中英合作抱有这样那样的疑虑。我想强调的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打开门,就要热情接待四方来客。对客人热情周到,是世界公认的待客之道。英国表示愿做对华最开放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也完全符合英国自身的长远利益。中国期待着同英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但中英两国投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英国已经成为欧盟内第二大对华投资国、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国,中国则是英国在欧盟外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800亿美元,中国自英国进口额5年内增长了两倍。中英双向投资增长迅猛。过去3年,中国对英国投资年均增长71.7%。去年,英国对中国投资同比增长87.6%,增速位居欧盟大国首位。

  当前,英国政府制定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英国工业2050战略”等宏大计划,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有很多合作契合点。中国愿同英国一道,秉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欧建交40周年。中英关系和中欧关系发展面临继往开来的重要机遇。英国是欧盟重要成员国,中英关系同中欧关系相辅相成。去年,我对欧盟总部进行访问,同欧盟领导人一致商定,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相信中英关系新发展将为中欧关系全面推进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问: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无论是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还是今后通过实现“伦沪通”,伦敦希望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您认为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伦敦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改革开放37年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进展显著。中国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适应金融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经济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泵站。加强同伦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双赢的选项。中英两国金融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潜力大,走在各领域合作前列。近年来,两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英国成为亚洲以外首个获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的国家、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主要发达国家。这是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

  伦敦早在2012年就正式启动了“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经过几年发展,伦敦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币交易中心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之一。2014年,伦敦的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43%,人民币存款规模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37%。

  只要条件具备,中国愿意积极考虑加强两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伦敦可以发挥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问:中国企业可能参与英格兰西南部核电站建设。中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支持中国企业在诸如高铁和核电等领域拓展海外市场。未来10年,您希望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您认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会遇到哪些阻力?是否会导致新的贸易摩擦?中国政府采取国家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拓展,对其他市场主体是否公平?是否符合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

  答: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这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的事情,也是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进行的事情。世界各大企业都走这条路。

  中国企业发展得益于世界经济,应该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高铁、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好,符合很多国家需求和承接能力。中国愿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较优势衔接起来,实现联动发展。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产物,希望三国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造福英国人民。

  对外投资遇到一些摩擦属于正常的营商范畴。任何企业只要开展经营活动,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商言商,不能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带着偏见看待中国企业。企业发展当然要竞争,没有人会把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我们希望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而不要设置一些非经济、非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同世界上老牌的大公司对比,中国企业走出去还缺乏经验,在适应各国法律制度、技术标准、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当地文化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会学到很多,会越做越好。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但强调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中国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争取和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公平的制度框架。这是各国政府都会做的事,而且西方国家做得比我们好。即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对企业发展都会有形式多样的支持措施,不能简单把这些都看成是国家补贴。中国和西方国家体制不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往往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难以用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计算。

  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持续增长,有关机构测算将超过1.25万亿美元,这将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宝贵机遇。两国企业还可以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的三方合作,把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结合起来,共享发展机遇。